联华证券_正规配资平台_在线配资开户_股票配资机构
202507-10

股票加杠杆操作流程 民生证券保荐的资金链紧到爆的超颖电子,除了缺钱外,找不到其他上市的理由,能安排上会!券商厉害?

发布日期:2025-07-10 20:59    点击次数:198

股票加杠杆操作流程 民生证券保荐的资金链紧到爆的超颖电子,除了缺钱外,找不到其他上市的理由,能安排上会!券商厉害?

翻遍超颖电子的招股书,我盯着密密麻麻的财务数据、股权结构和业务描述看好几天,越看越困惑——这家被推上主板IPO的公司,到底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亮点?论技术,研发费用率比同行低近两个百分点;论财务,资产负债率常年70%上下,25亿借款压得喘不过气;论治理股票加杠杆操作流程,无实际控制人的股权结构像团乱麻;论客户,八成收入靠境外,汇率波动和贸易摩擦风险明晃晃摆着。除了“缺钱要上市”,我实在找不出第二个能说服自己支持它上市的理由。

一、无实际控制人:治理结构的“定时炸弹”

超颖电子的股权结构,堪称“俄罗斯套娃”式复杂。表面上看,直接控股股东是Dynamic Holding,持股97.85%;但往上穿透,Dynamic Holding是中国台湾上市公司定颖投控的子公司,而定颖投控的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仅14.7%,最大股东黄铭宏也只握着4.02%的股份。换句话说,从定颖投控到Dynamic Holding,再到超颖电子,三层股权结构里没有任何一个“话事人”能拍板做决定。

上交所问得直白:“无实际控制人是否准确?会不会规避监管?”公司回答得漂亮:“股权分散是台湾上市公司惯例,经营战略稳定,管理团队团结。”可现实是,股权分散的公司最容易陷入“决策僵局”——重大事项要股东们反复扯皮,市场机遇稍纵即逝;管理层再强,也得看股东脸色。更别说,定颖投控本身是中国台湾上市公司,超颖电子作为其“孙公司”,未来若母公司有资本运作,会不会影响上市主体的独立性?这些问题,招股书里只字未提。

二、25亿短长期借款冲刺上市:谁在为高负债兜底?

超颖电子的资产负债表,简直像颗“定时炸弹”。2024年末,公司短期借款17.26亿,长期借款7.83亿,应付账款20.38亿,而货币资金只有5.41亿,应收账款10.9亿。算笔账:短期要还的钱(短期借款+一年内到期负债)超过25亿,手头能动用的现金不到6亿,缺口足足19亿!

公司说,借钱是为了建黄石P2厂和泰国工厂。可问题是,建工厂的钱为什么要全靠借款?同行的PCB企业,比如深南电路、沪电股份,资产负债率普遍在40%-50%,超颖电子却常年70%上下,利息费用三年涨了一倍(2022年0.51亿,2024年1.03亿)。更讽刺的是,这次IPO募资6.6亿,其中2.6亿要用来“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”——说白了,就是拿股民的钱填之前的窟窿。

最离谱的是,公司带着25亿借款冲上市,却连“降低负债”的具体计划都写得含糊其辞。要是募资不够填窟窿,是不是还要继续借钱还债?增发?港股?

三、研发抠门:技术底气从何而来?

PCB行业技术迭代快,尤其是汽车电子用的高多层板、HDI板,对研发能力要求极高。可超颖电子的研发投入,简直让人咋舌:2022-2024年,研发费用分别是1.08亿、1.22亿、1.35亿,研发费用率仅3.07%、3.34%、3.27%,而同行均值是4.82%、5.15%、5.06%。

钱少就算了,成果更寒酸。截至2024年,公司只有14项发明专利、85项实用新型专利,而深南电路有533项发明专利,博敏电子也有34项。研发人员里,硕士及以上学历仅占0.33%,大专和高中学历占了近70%——这样的团队,怎么搞技术创新?

公司解释:“研发费用率低是因为专注生产,客户订单稳定。”可客户再稳定,技术落后就会被替代。看看同行,深南电路每年研发投入超10亿,沪电股份研发人员硕士占比超5%,超颖电子拿什么和人家竞争?

四、应收账款坏账计提:睁一只眼闭一只眼?

超颖电子的应收账款,是个“糊涂账”。2022-2024年,应收账款余额分别是9.63亿、9.86亿、10.97亿,坏账准备却越提越少(1492万→784万→442万)。更离谱的是坏账计提比例:2024年只有0.4%,而同行均值是3.19%——深南电路提5.33%,胜宏科技提1.03%,超颖电子比最保守的同行还少提一半。

这不是非常熟悉的配方嘛,大A不胜枚举的上市后业绩变脸的哪个不是为了业绩好看,上市前狂放账期狂发货?哪个不是上市前坏账计提很低?上市后就财务洗澡大释放! 客户还是体制内的呢!

公司说:“客户都是国际知名企业,信用好,周转快,坏账损失少。”可问题是,再优质的客户也可能遇到经营困难。比如2023年某汽车零部件巨头暴雷,多少供应商的应收账款打了水漂?超颖电子的客户里,法雷奥、博世这些车企供应商,就没可能受行业周期影响?

更要命的是,公司2024年净利润才2.76亿,要是按照行业均值3.19%计提坏账,一年就要多提(10.97亿×3.19%-442万)≈3000万的坏账,直接把净利润砍掉10%。这哪是“坏账损失小”?分明是故意少提,粉饰利润!

五、重组疑云:合并报表的水分有多大?

超颖电子的历史,就是一部“并购重组史”。2021年收购昆山定颖,2022年收购塞舌尔超颖等三家境外公司,备考报表把这几家公司的业绩全算进来,才勉强做出“营收稳步增长”的样子。可仔细看数据,2022年备考报表和原始报表的差额高达9000万,说是“被合并方期初至并购日的损益”,但被收购的塞舌尔超颖,当时只有6个员工,主要资产是应收账款和存货,净资产1亿左右,怎么会有7000万的非经常性损益?

更可疑的是,收购塞舌尔超颖前,它宣告了1.62亿的分红,但实际分红是在2023年被收购后才通过借款完成。这操作相当于:先宣布大额分红拉高估值,再用上市公司的钱给原股东“补红包”。谁吃了亏?当然是上市主体的中小股东——负债增加、利息增加,利润却被“前任”的分红提前分走了。

六、境外销售依赖:80%收入靠海外,风险谁来扛?

超颖电子八成收入来自境外,亚洲、欧洲、美洲是主要市场。2024年,仅亚洲市场就贡献了50.93%的收入。问题在于,境外销售以美元结算,汇率波动直接影响利润。2022年汇兑收益4057万,2023年变成损失1811万,2024年又赚5252万——这种“过山车”式的波动,公司根本没法控制。

更麻烦的是地缘政治风险。这几年中美贸易摩擦、欧洲供应链本土化趋势,多少中国制造业企业被“卡脖子”?超颖电子说“泰国工厂能分散风险”,可泰国工厂2024年才投产,产能占比不到5%,真要遇到贸易制裁,80%的境外收入瞬间缩水,拿什么赔给投资者?

境外销售一直是营收造假重灾区,单凭券商和会计所的所谓核查,很难保证超颖电子的境外销售数据的真实性!

结语:上市不是“输血”,是“续命”

翻完超颖电子的招股书,我最大的感受是:这是一家“靠借钱活着,等上市输血”的公司。技术没优势、治理没章法、财务没底气,唯一的“亮点”是会“讲故事”——把境外客户的订单包装成“核心竞争力”,把高负债解释成“扩张需要”,把少提坏账粉饰成“客户优质”。

投资者买股票,买的是未来的成长空间、技术的领先性、治理的可靠性。超颖电子拿什么给投资者回报?是用25亿借款堆出来的产能?是用行业垫底的研发投入维持的技术?还是用“客户优质”当遮羞布的应收账款?

希望监管层能擦亮眼睛股票加杠杆操作流程,别让“带病上市”的案例再添一宗。



TOP

Powered by 联华证券_正规配资平台_在线配资开户_股票配资机构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© 2009-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